女性骨髓增生性腫瘤(MPN)不可忽視的性別差異
- admin36932
- 10月1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10月2日
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血液腫瘤科 連銘渝 主治醫師
骨髓增生性腫瘤(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, MPN)是一種來自骨髓幹細胞異常所引起的慢性血液疾病,包括真性紅血球增多症(PV)、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(ET)、及原發性骨髓纖維化(PMF)。近年來的研究顯示,女性在MPN的發生率、症狀表現、併發症風險與治療反應方面,與男性有明顯差異。對於邁入中年的女性來說,了解這些性別相關特性,有助於早期辨識症狀、降低併發症風險,並做出更合適的健康決策。
女性MPN的發病特徵
研究指出,MPN在女性中的整體盛行率較高,尤其是ET,而PV和MF則較常出現在男性。女性確診年齡也比男性年輕,且疾病進程相對較為緩和。例如,在PV的病人中,女性的血比容(Hct)偏低、血小板數偏高、脾腫大發生率較低,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也較男性少。此外,女性通常攜帶的JAK2突變量也較低,也比較不容易發展成急性白血病或第二型癌症,整體預後較佳。

症狀感受與生活品質
雖然女性的病程相對緩和,但根據MPN專屬的症狀評估工具,女性患者的症狀自評分數卻高於男性,尤其在腹部不適、頭痛與頭暈等微血管症狀上更為明顯。儘管如此,整體生活品質的自我評估在男女之間差異不大,這可能與女性對症狀的感受度、表達方式,以及社會心理因素有關。
血栓風險與荷爾蒙影響
MPN與血栓風險密切相關,女性特別容易在腹部靜脈系統出現血栓,如肝門靜脈與腸繫膜靜脈血栓,這與口服避孕藥、懷孕、或先天性血栓體質等因素可能有關。研究指出,JAK2突變與先天性血栓因子如第五因子或MTHFR基因異常若同時存在,會大幅提高靜脈栓塞的風險。對於有MPN的女性來說,若有計畫懷孕,需事前進行完整的評估與協商,根據研究指出 342 例,規律使用低劑量阿斯匹靈與必要時使用干擾素,可讓 8 成以上孕婦順利生產。ˇ

更年期與骨骼健康
中年女性進入更年期後,常會面臨賀爾蒙變化帶來的不適。雖然荷爾蒙補充治療(HRT)可減緩熱潮紅、失眠等症狀,但也可能增加靜脈血栓風險。針對MPN病人而言,目前尚無明確資料顯示HRT與血栓風險有明確關聯,但建議應個別評估風險,如有心血管病史、乳癌家族史等,應與血液科與婦產科醫師共同討論後決定治療方式。此外,MPN 患者發生骨質疏鬆與骨折的機率顯著高於一般人,尤其是年過60歲的女性,更需定期檢測骨密度,並評估是否需要補充維生素D、鈣質或使用骨鬆藥物。
我可以怎麼做?

小結
這篇 2025 年最新綜論強調:「在 MPN 這類慢性血液腫瘤中,性別差異不僅影響疾病機制,更決定治療需求與生活品質。」對於中年女性而言,MPN不僅是一種慢性血液疾病,更是一場與生理、荷爾蒙、生活型態相關的全方位挑戰。建議女性朋友若出現不明原因的頭暈、疲倦、皮膚癢或月經異常等症狀,應主動尋求血液科醫師的評估。同時,也應關注自身的骨骼健康與心血管風險。唯有了解性別對疾病的影響,才能更精準地管理MPN,提升生活品質。
如欲了解更多資訊,請諮詢您的血液科醫師,或聯絡台灣骨髓增生性腫瘤關懷協會。
參考資料:
Szuber, N., Guglielmelli, P., & Gangat, N. (2025). Topics of interest in women with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. 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, 100(Suppl. 4), 74–87. https://doi.org/10.1002/ajh.27665

此衛教資訊只供衛教目的使用,任何疾病治療及專業知識應請教照護您的醫師及護理人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