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吃餅最早紀載於中國唐朝,據說當時的唐僖宗曾在中秋節時賜餅給當時的官員。
「月餅」一詞出現在宋代,南宋文人吳自牧所著的《夢粱錄》第十六卷中提到了「葷素從食店」(類似現在的點心店)裡販售各式小食,包括了包子、饅頭及月餅等等,但這種「月餅」隨時可買可吃,並非中秋專屬,直到明代,相傳朱元璋將起兵對抗元朝「八月十五殺韃子」的訊息藏在餅中傳遞給各地的漢軍,打敗元朝建立明朝,月餅開始成為中秋節的專屬節令食品。
過去台灣常見的月餅以廣式、台式、蘇式月餅為主。
在餅皮上,廣式月餅使用了「轉化糖」製成的漿皮,餅皮軟油,入口後較容易和內餡融合。
蘇式月餅則是由油皮加上酥皮組成,餅皮多層次,蘇式月餅原名為「酥式」月餅,從名稱便可知道,這種油皮加上酥皮的組合口感較為酥脆。
台式月餅種類繁多,有以糕皮為主的鳳梨酥類,也有以油酥皮為主的綠豆椪、蛋黃酥等,糕皮口感較漿皮酥硬,油酥皮層次比蘇式月餅少一點。
現代人的生活普遍較過去富裕,月餅的種類越來越五花八門,除了蓮蓉、棗泥、豆沙、蛋黃、松子、五仁內餡的傳統月餅,由各類甜點店推出的冰皮月餅、冰淇淋月餅、日式月餅甚至葡式蛋塔等,都加入了中秋聚會時的糕點小食行列。
這些中秋點心製作的原料多高油、高糖多碳水,不論他們的外皮或內餡有多大差異,熱量卻一點都沒有少,想要享受美食又不想造成身體負擔,除了少吃半碗飯、少喝一杯含糖飲料等,在總熱量不變之下,將平日進食的熱量分給月餅一些,也可將月餅切分多份,眾人分食。
許多月餅內餡黏膩,可在刀子上抹上薄薄的一層油,或將刀子在火上短暫烤過加熱,以減少切分時內餡黏在刀上的問題。
Comments